「前一晚想了千百條新的路,第二天醒來後,還是走原來的路...」
我們都曾經想要有所改變,因為討厭一成不變。
但為什麼想著走著,有一天卻發現,明明還沒做出改變的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
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改變了,變得害怕改變、抗拒改變、甚至不樂見別人的試圖改變...
今天想要紀錄的這本書,是小賀在 2017 那年的農曆過年前,聽同事推薦才有緣入手的。
在那一年過年期間,吃飽睡飽後、初次開卷就是閱讀這本書。
還記得當時讀沒幾頁,便深受啟發跟感動。(真的是非常感謝我同事讓我知道了這本好書的存在,我也會多分享自己認為的好書給有緣的人。)
直到現在,除了推薦給每一年的學弟妹,自己也不時拿出來翻閱,每讀必能提振自己,重新相識當時的自己。
回到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 Adam Grant(亞當.格蘭特)畢業於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並獲得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不到三十歲,他就成為 Wharton School(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且連續五年獲得最高評分,是極具影響力的管理學思想家。
除此之外,他是《Give and Take》(中文版書名:《給予》)這本暢銷書的作者。此篇紀錄的這本書,就是 Adam 繼《給予》推出三年後的第二本著作。
「這本書不僅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也將激勵你去改變你的世界!」
畢業於 Wharton MBA、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的 IC Liu(劉奕成)說:如果不是大人自己沒搞清楚,就是我們根本沒聽明白。整句話本來應該是:
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覺得相當有意思、很好奇這本書在談哪些內容呢?
購書連結:請按 這裡。
◎本書架構
1. <源頭>創造性破壞
2. <辨識>如何找出好點子,並成功表達出去
3. <推進>選擇時機的兩難、建立聯盟的挑戰
4. <教育>如何培養出孩子的原創性
5. <工作>重新思考「團體迷思」
6. <情緒>挑戰現狀但維持穩定
7. <行動方案>個人/企業領導者/父母及老師
p.43,「風險組合」解釋了何以人們常常在生活的某一方面變得有原創性,而在其他方面卻維持守舊。
p.44,「除非擁有穩定的情緒和社會地位,否則誰也無法在一個領域具有原創性,而這兩者來自於在他發揮原創性的那個領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領域的穩定態度。」
p.53,就和我們其他人一樣,他們也感覺到同樣的恐懼和懷疑。使他們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終究還是採取了行動。他們心知,比起不去嘗試,失敗帶來的悔恨會比較少。
小賀在去年(2018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有幸與公司主管一齊至紐約參加 2018 Wharton Global Forum(華頓全球論壇)。在論壇第二天的其中一場對談,便是由 Adam 所引導的。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參考論壇官方網站,我後續也會在「2018華頓全球論壇」這篇文更新有關這場論壇的可分享資訊及個人心得。
書名:《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
作者:Adam Grant
博客來連結:點我前往
(最近更新日:2019.01.30)
★ 點此返回:小賀的 2018 年閱讀書單
★ 點此前往:小賀的 2019 年閱讀書單
在離開之前,我想說的是...
謝謝你/妳到此一遊:)
小賀希望本站資訊,對你/妳也有一些啟發~
也歡迎你/妳參觀 小賀筆記的臉書專頁,
按讚加入追蹤,即可隨時掌握最新文章~
(小賀筆記的所有文章,未經作者允許,禁止轉載與轉貼。)
◎回到首頁:請按 這裡
◎如何使用小賀筆記:請按 這裡
◎關於小賀:請按 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